實現第一個10億,諾斯貝爾用了11年;第二個10億,僅用了3年。
“第三個10億沒那么快實現,”談及業績時,諾斯貝爾創始人范展華顯得從容鎮定。此時的他,面對的是一個不確定的市場——2021年,美妝代工廠的凈利潤普遍收窄甚至斷崖式下滑,這一情況延續至今。
諾斯貝爾CEO范展華
誠然,在過去發展的近20年間,諾斯貝爾隨著產業的進化而一路水漲船高。但在過去兩年內,隨著疫情反復和市場經濟的不穩定,包括諾斯貝爾在內的諸多代工廠一腳剎車,進入到了緩慢的上升期或調整期。
“未來到底有多難,市場環境會如何演變,我們都不清楚,但諾斯貝爾做好了準備。”范展華坦言,在經濟不好的時候,要做最壞的打算,“我們一定不會比最壞的預期還差,但當我們能承受最壞預期所帶來的后果,那公司就能穿越周期,面向更遠的未來。”
//
企業名稱:諾斯貝爾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創立時間:2004年
主要生產品類:面膜、護膚品、濕巾等
主要合作企業/品牌:聯合利華、寶潔、絲芙蘭、屈臣氏、資生堂、上海家化、植物醫生、自然堂、高姿、相宜本草、完美日記、花西子、半畝花田、紐西之謎等
工廠產能:面膜日產能650 萬片以上、護膚日產能超100萬瓶、濕巾日產能8300 萬片
研發人員數量:超230人
“企業被需要,就會有走下去的底氣”
透過諾斯貝爾的成長,或可以窺見國內美妝代工廠的發展歷程。
2004年至2015年,諾斯貝爾完成0-10億的突破。這一期間,自然堂、相宜本草等本土品牌的崛起,催生了對代工企業的大量需求,一大批美妝代工廠由此誕生。瑩特麗、科絲美詩、科瑪分別于2003年、2004年、2007年進入國內市場,掀起爭奪戰。
2015年至2018年,諾斯貝爾僅用3年完成10億至20億的突破。期內,隨著電商的崛起,化妝品行業獲得了巨大的成長空間,完美日記、HFP等新銳品牌涌現,由此催生了新的大量代工需求,國內美妝ODM迎來新的增長高峰。
2019年至今,諾斯貝爾年營收一度突破26億,成為全球第四大、中國第一大美妝代工企業,同時也進入緩慢增長階段。這一期間,美妝行業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逐步完善的行業標準對企業綜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市場份額向頭部集中。
“整個發展歷程,可以看到產業對代工企業的需求。企業能不能發展下去,歸根到底是看這家企業有沒有存在的必要,是不是被需要。”范展華表示,受益于行業擴容,代工企業有了如上所述的確定性的增長。
在他看來,在確定性增長的背后,體現了諾斯貝爾的兩大優勢:一是對客戶的高質量服務,二是產品的高交付標準。
如何保持這兩大優勢立于不敗之地?諾斯貝爾的秘訣是形成好的生態。
以服務客戶為例,諾斯貝爾形成了一個類型多元且質量較高的客戶群體,既有國際知名品牌、國內一線品牌,也有社交電商品牌、新銳品牌等。
據介紹,知名品牌對供應商的篩選非常嚴格,它們對工廠有質量要求和一系列體系審核,在質量管理、研發創新、成本控制等方面倒逼企業進步;新銳品牌則能為企業帶來業務增量空間,并能傳遞最新的市場需求。
“大量優質客戶資源,為諾斯貝爾培育更加快速精準的市場觸覺和創新土壤,”范展華如是說。
截至目前,諾斯貝爾的產品遠銷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的客戶包括聯合利華、寶潔、資生堂、自然堂、絲芙蘭、屈臣氏等。
“ODM企業要做品類的風向標”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不斷增長的市場,需要不斷滿足品牌對產品品質、功效等多方面的要求。”
范展華介紹,為了不斷滿足客戶,企業必須想辦法了解客戶、了解市場,把研發和市場洞察不斷做大做強。“我們甚至要比客戶更了解這個品類和市場,ODM企業應該做一些品類的風向標。比如面膜在明年流行什么,是要看諾斯貝爾會發布什么。”
事實上,已發展成為中國最大面膜生產企業的諾斯貝爾,已然成為了這一品類的風向標。
2013年至今,諾斯貝爾與奧地利蘭精公司合作推出的“輕透、隱形、安全、環保”天絲面膜在市場上形成了獨立的面膜品類,對國內外面膜市場產生了重要影響。
與此同時,諾斯貝爾還不斷深化,創新推出新品類。2020年,諾斯貝爾推出Clean Beauty(純凈美容)系列產品,引領化妝品行業可持續的發展潮流,同時開發出具有市場差異化的凍干面膜系列。
今年,諾斯貝爾研發出新一代納米速溶精華貼系列、凍干面膜系列、創新膜材面膜系列等多款特色產品。同時,諾斯貝爾從差異化膚感及外觀、熱門功效、熱門概念成分和使用場景四大維度出發,推出多達60款的涂抹面膜。
“未來,面膜市場會更加圈層化、細分化,因此對企業的生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范展華表示,對此,公司也不斷提升不同類型產品的產能。比如,近兩年,諾斯貝爾新增兩條凍干面膜生產線,新增產能9000萬片。
此外,在保持面膜在市場領先的同時,諾斯貝爾還推動品類結構的優化。比如,其逐步加大對水乳膏霜等護膚品類的投入。在產能方面,添置了凍干粉和安瓶生產設備,新增14條護膚品生產線(10條膏霜生產線,4條水乳生產線),年產量9470噸/年;同時,公司還由護膚向彩妝領域延伸,2020年推出柔和凈澈奶蓋眼唇卸妝液、氨基酸水感卸妝精華、純凈養膚卸妝油等產品。
在功效護膚品大火的當下,諾斯貝爾還強化對功效成分的開發和應用,如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加強對重組人源膠原蛋白、重組人源纖連蛋白等成分的應用。
未來工廠的三把鑰匙
“農夫山泉為什么那么厲害,因為它把純凈水這個品類做到了極致,它是有品牌力的。”范展華認為,在未來能存活下來的工廠,一定是具備品牌力的。
在他看來,未來,工廠的數量或許會減少,行業標準的確立和完善,進一步規范了行業參與者的生產行為,對研發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迫使生產不規范、不達標、研發能力弱的中小企業淘汰出局。
他眼里的未來工廠,要具備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在企業的軟實力上,要具備較好的資源整合能力、研發創新能力等;硬實力上,產品的智能制造、品控等能力,也是企業必須要有的。此外,對產品流行趨勢、渠道變化等方面的洞察能力,也是要兼備的。
而打通未來工廠的三把鑰匙,是要把控好產品品質、服務好客戶以及做好研發創新。
“關于前兩點,諾斯貝爾已做出一定成績,目前唯一‘制約’公司發展的,是研發創新。”對此,范展華毫不避諱。他表示,在當前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下,諾斯貝爾的唯一確定性,便是加大研發創新。
事實上,諾斯貝爾已在邁大步子。其母公司青松股份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研發投入同比增長22.01%。
根據財報,近年來,諾斯貝爾先后與暨南大學、廣東暨大基因藥物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共建“暨南大學-諾斯貝爾聯合研發中心”、“基因工程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諾斯貝爾聯合實驗室”,與浙江大學華南工業技術研究院共建“浙江大學(華南)諾斯貝爾聯合研發中心”,與深圳大學共同進行中藥-益生菌精準護膚功能研究及產業化技術開發。
今年以來,諾斯貝爾與廣東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共建“油性和敏感肌膚研究中心”,與江蘇海洋大學共同開發可電紡面膜用魚膠原蛋白及產業化技術開發,與廣東藥科大學共同進行銀耳提取物生化轉化制備嗜熱棲熱菌發酵產物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技術開發。
“當前,企業的競爭到了白熱化階段,而由競爭所帶來的內卷,是創新最好的契機。”范展華表示,太年輕的企業沒有基礎和實力,年齡大的企業會受到諸多體制約束。反而,20來歲的企業,有能力、有魄力去做新的配方,闖出新的路子。換言之,諾斯貝爾,正當時。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諾斯貝爾完成配方備案超過250個,新開發并通過驗證、穩定的新配方超過770個。
“可以肯定的是,除非這個世界不再需要面膜,有新的產品代替,那我們的發展也就會受到限制;但只要還有消費需求,那么,諾斯貝爾便一定會被需要!”這樣的信念,也讓范展華有足夠大的勇氣,去越過險阻、穿越周期,迎接最好時代的來臨。“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下,去突破既定目標,只是時間問題。對于這點,我內心是確定的。”
而他口中的既定目標,或正是諾斯貝爾的第三個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