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瘋狂生長的MCN賽道,有太多機會主義者,想借著風口一飛沖天,相比之下,長期主義價值變得尤為稀缺。
近日,《化妝品觀察》和快美BeatuyQ(以下簡稱“快美”)創始人陸昊交談過程中,“長期”“穩定”成為高頻詞,這也是快美所有業務線的最終注腳。
快美BeatuyQ創始人陸昊
誕生于2015年的快美,搭上了短視頻電商紅利的快車,短期內呈現爆發式增長。2018年,快美宣布品牌全面迭代。將原名“快美妝”升級為“快美BeatuyQ”,由此快美進化出多個業務觸角,開始拓展商業版圖——從專注美妝垂類到全品類,從短視頻到直播再到DP服務,致力創造有價值的內容,成為與品牌共同成長的合作伙伴。
可見,快美不再是單一網紅經紀公司,而是從這個角色出發,搭建起了供應鏈、營銷端、服務線的組織架構,成為產業互聯網重要一環。
三次“進化”
從MCN到品牌增長伙伴
MCN作為一個舶來品,誕生于國外,又于中國發展衍生、壯大。作為國內最早一批MCN機構,快美見證和參與了行業的迭代。可以說,快美正是MCN發展的縮影。陸昊把快美的發展分為三個重要階段:
2015-2018年,短視頻階段。短視頻的興起是大多數老牌MCN發家的重要抓手,它們在各大短視頻電商平臺找到合適的生存土壤,不斷發展壯大。有數據顯示,中國的MCN機構在2015年約160家,尚處于行業發展的雛形階段。
在資本風口下,短視頻PGC創業浪潮興起,出現了從單一賬號到多賬號矩陣的孵化模式,開始進行電商、付費等多種商業嘗試。在這一背景下,2015—2017年間,快美也獲得了資本青睞,3年間共獲三輪融資,總金額過億元,并逐漸構建了微博、B站、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的頭部短視頻達人矩陣。
快美短視頻平臺達人矩陣
陸昊表示,快美是國內率先提出用工業化方式生產內容的公司,在起步階段,得益于微博、B站等平臺內容紅利的加持,公司發展相當迅猛。
2019—2020年,直播階段。抖音電商2020年全年GMV超過了5000億元,是2019年的三倍多。彼時,抖音直播風潮勢不可擋,不僅撬動品牌生意新增量,也成為MCN的必爭之地。
快美直播帶貨紅人矩陣
2019年,快美依托在短視頻領域長期積累的供應鏈能力,加上出色的內容創新能力,在抖音平臺構建了由多位頭部主播組成的直播帶貨矩陣。
2021—至今,從資源端向服務端過渡。2018年后,MCN整體進入進化期。伴隨著新消費品牌的成長,部分MCN基于強大的短視頻內容產研體系,以及數據化運營能力,衍生出多個服務觸角,幫助品牌鞏固生意陣地。
快美也開始擴寬品牌服務邊界,為品牌提供整體營銷服務,包括種草、選品、線上營銷等,業務重心從資源端過渡到服務端。2022年,陸昊把公司使命升級為“創造內容的價值,讓生活更美”,致力于成長為品牌增長伙伴。
構建多元化發展模式
追求長期價值
2019年是快美發展的分水嶺,也是陸昊從業生涯中最焦慮的一年。
這一年被稱為“直播電商元年”,各大平臺紛紛推出直播帶貨模式,MCN機構也進入從短視頻向直播轉型的關鍵期。陸昊清楚,直播這一戰場必須快速拿下。“于是快美開始在淘寶嘗試直播帶貨,雖然單場成交額已超200萬元,但與頭部主播相比,差距太大了。隨后又嘗試了快手直播,但發現我們對用戶的理解不足。”
在上述兩大平臺,快美直播業務均未取得較大起色后,2020年,快美陸昊毅然決然地把直播團隊全部押注到抖音平臺上,他發現,彼時旗下達人能快速在抖音平臺做出直播矩陣,這讓公司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只要堅定正確的市場方向,剩下的就是不斷試錯迭代的過程。”
隨著直播帶貨能力快速提升,快美基于品牌在抖音上的聲量與銷量需求,2021年3月啟動了抖音品牌店播代運營服務,去年其與6家美妝品牌達成合作。
自此,快美開始用短視頻、直播、品牌服務(包括DP服務、全案種草等)“三條腿”走路。
“店播、投流、內容生產,其實就是幫助品牌在抖音上建立自己的生意陣地。”陸昊表示,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和總結,發現店播代運營更適合服務大品牌,可以達到整體起量的效果,而小品牌要的是增長,可從做達播的分銷開始,效率會比較高。
無論是直播還是店鋪代運營,達人的孵化、成長、長期持續穩定經營成為關鍵。快美在簽約達人之前,會先瞄準賽道,基于賽道匹配達人。
據陸昊介紹,快美孵化達人分兩條線,一是分類,選定主播或達人,是直播為主還是短視頻為主;二是確定達人人設。“我們都希望用幾個簡單的詞或者是量化的指標去衡量一個達人能不能簽約,但坦誠地說,大家沒有辦法完全用評分制和指標制去選擇達人,我們不斷在市場上尋找符合我們心中畫像的達人標準。”
運用這套模式,2021年6月,快美孵化出2個千萬粉絲量級主播,4個百萬級主播。其中,@崔佳楠全平臺粉絲量超1200萬,@哦王小明 抖音單場直播GMV高達5016.9萬。
MCN進入下半場:
“從流量競爭到效率競爭”
浩浩蕩蕩的直播電商浪潮,讓MCN只用了短短數年時間,就從一個新物種快速走向了成熟。當下直播電商的流量紅利逐漸消褪,用戶對內容的要求越來越高,品牌、平臺、用戶也對MCN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品牌對達人要求變得更為理性。”陸昊認為,一是對主播,品牌更關注達人長期持續穩定產出;二是對于種草達人,以前側重“小黃車”銷售轉化,今年增加了對人群的貢獻以及對直播間導流和搜索的轉化。
針對這些變化,快美今年將主推頭部達人,檢驗達人的種草力、帶貨能力,同時關注新人群增長機會。“因為通過達人種草+直播的方式,可以快速推爆一款產品,現在更追求穩健性,讓品牌有長久且穩定的結果呈現。”
作為國內首批MCN機構,快美在歷經了多個迭代周期,輾轉布局多個電商平臺后,找到了MCN運營的底層邏輯,即“如何實現規模增長和效率增長。”
“今年MCN機構已經進入下半場,這個階段的競爭是效率競爭,包括打造爆款的效率、運營效率、商業化效率等。”陸昊說道。
在他看來,現階段競爭已不是流量的競爭,因為流量紅利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在流量稀缺的情況下,提升效率才能持續穩定的博得流量,而運營效率提升的背后,其實是持續做內容創新,構建更高效的漲粉方式、變現模式,這其實才是MCN機構未來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