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第三屆中國化妝品年會·營銷創新論壇在廣州南豐朗豪酒店舉行,該論壇由丁香園、獨特艾琳戰略合作,有8位嘉賓共同把脈美妝營銷趨勢。會上,丁香園dmc總經理呂妍發表了《健康易感人群的護膚需求洞察及細分需求趨勢》的主題分享。
功效是健康易感人群關注的重點
呂妍表示,整體來看,健康易感人群對膚質認知清楚,最大困擾是膚色和毛孔問題。(注:健康易感人群指對健康常識和科學養生話題保持長期關注的人群。此處篩選標準為關注丁香醫生且活躍的粉絲。)
具體而言,丁香醫生平臺上有90%以上的用戶都清楚知道自己是什么膚質,57%的用戶有膚色暗沉/泛黃/不均勻困擾,56%的用戶有毛孔粗大問題。在她看來,在該市場還有非常大的市場空間。
其次,產品功效是健康易感人群普遍最關注的點,保濕和防曬功效則最受關注,此外用戶對價格的關注度,會隨著年齡增長遞減,尤其是30歲以上群體對價格的敏感程度相比18-25歲人群更低。呂妍表示,用戶更愿意為一個確定性的結果買單,盡管當下功效護膚市場日趨內卷,但品牌仍然有很多機會點可以繼續經營。
再次,用戶對高功效成分的護膚品嘗試意愿很高,但普遍存在護膚認知誤區。丁香醫生調研數據顯示,有83%的用戶使用過高功效產品,如視黃醇、VC衍生物、水楊酸等,但這些用戶對皮膚受損認知存在錯誤認知,比如有90%的用戶認為“每天認真護膚,皮膚就不會損傷。”
與此同時,這些用戶對具體功效的成分認知也有待提升,如針對防曬功效,有61%的用戶不了解相關成分,而在控油、美白、修復、保濕清潔等領域,也展現出了這一點,因此成分教育依然是一大機會點。
防曬/控油/抗衰老領域,
新機會點顯現
那么,具體到防曬、控油、抗衰老等細分領域,消費者又顯現出了哪些特性呢?TA們還有哪些未被滿足的需求?
呂妍指出,從細分領域來看,根據調研數據,健康易感人群人均會使用5種護膚品,目前使用最多的分別是臉部清潔、爽膚水、防曬、潤膚、臉部精華/液/乳等。而防曬則是消費者最希望種草的護膚類別。
在挑選防曬產品時,用戶更關注的是功效和使用感而非品牌,其中防曬指數、清爽程度、是否容易推開/涂抹是用戶最為關注的點,而僅有24%的用戶會關注品牌。這也說明新品牌還有很大空間。
不同年齡段用戶的功效訴求也有著明顯差異,比如控油抗痘更受到24歲以下用戶關注;抗衰老分水嶺則在25歲左右。而針對皮膚出油長痘,皮膚清潔是健康易感人群的主要應對方式,其次就是刷酸,丁香醫生調研數據顯示,有36%的用戶嘗試過刷酸并認為效果更為顯著,而刷酸的普遍原因則是博主推薦。
具體到抗衰老領域,90后是當下抗衰老的主要新進群體,半數以上都購買過抗老精華,在選購抗老精華時,她們更關注產品自研成分,并且對價格敏感度較低。“這也意味著當前品牌只講成分是不夠的,未來是‘成分+技術黨’。”
而80后作為持續抗老人群,購買抗老精華更加普遍,對抗老效果有更高期待,緊致皮膚是最大訴求。同時她們還期待淡化紋路、保濕、抗氧化等疊加功效。因此品牌在主打抗衰老功效之外,還需要讓用戶看到更多即時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用戶在使用抗衰老護膚品過程中,也產生了“損傷皮膚”的新困擾。調研數據顯示,有48%用戶反饋使用產品后,出現了泛紅、刺痛等反應。這類皮膚受損人群更加注重修護舒緩,但僅42%的人會選擇購買“修護精華”,于品牌而言,針對這一細分品類同樣有著較大教育空間。
營銷“三步走”,
助力國貨品牌突圍
呂妍表示,近幾年功效護膚備受關注,品牌對產品的闡述不能僅停留在數據層面,還要看到消費者的對真實的體驗分享、專業的意見參考、亮眼的視覺呈現的需求。
對于功效產品的選擇上,盡管產品安全至上,但健康易感人群的期待不止于安全。比如對皮膚屏障修護產品,除了關注產品是否安全和功效外,她們還會關注產品成分、使用感、品牌知名度、價格、專業機構背書等。同時,在精細護膚背景下,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并不高,品牌更換勤。
面對新的消費語境,護膚品牌應該如何從營銷層面破局呢?
呂妍提出,可以分為三步:一是循證,夯實專業合作基礎。這體現為科學把關,以健康心智為綱,嚴格選品,專業底色把關。二是洞察,定位專業營銷的切口,從行業專家和用戶雙視角切入為品牌、產品做專業診斷。三傳播,放大用戶感知。以專業為底色,為品牌輸出有溫度、有調性的專業營銷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丁香園旗下營銷機構dmc發起的新一期“國貨品牌成長計劃”,正是為國貨品牌定制的“專業營銷”,其從有效溝通、信任背書、超級曝光三大維度出發,讓國貨品牌在健康領域的專業實力被更多人看見,為C端用戶消費決策提供值得參考的專業信息。
第三屆中國化妝品年會由化妝品觀察、CiE創新展聯合主辦,FPH肌盼主贊助,貝豪集團、中國國際美博會戰略合作,有37位大咖共論產業發展,指引未來趨勢。